欢迎光临广州某某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官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热线:
023-66889888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动态 >

立春丨春天到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发表时间:2020-02-04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2月4日17时3分迎来“立春”节气。此时节,历经冬日的蛰伏,天气开始逐渐回暖,万物渐次复苏,“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俗语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四季的更替,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立春,万物复苏,生机渐显。一年四季,自此开始。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排列顺序,立春是第一个节气,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此时节会看到微微的绿色。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大地消融;“冻痕消水中”,波起轻摇绿。

  二候蜇虫始振:洞穴中蛰居的虫类慢慢苏醒,冬藏之虫,动而未出。

  三候鱼陟负冰:陟,为“升”,水底的鱼群感知到阳气,间或到水面游动;寒冰似融非融,春气尚弱。

  ▶▶立春习俗

  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立春节。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这种活动影响到民间,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迎春活动。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清人让廉撰写的《京都风俗志》中说:“立春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芦棚二,东西各南向,东设芒神,西设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准令男女纵观,至立春时……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然后,人们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为吉祥。

  ●祭祖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有的地方把立春祭祀称为“咬春”。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塑制春牛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

  ●躲春

  在传统民俗学上,到了立春这一天就该躲春。因为立春这天气候开始交接,新的气场会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更有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就出现了。在民间,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与忌讳,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样的躲春方法与习俗。

  传统留下来的习俗,每到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须要和和睦睦、心平气和地迎接这一天。有一些地方,躲春这一天不宜搬迁,不宜看望病重患者及参加丧事等,以免招惹晦气,影响一整年的运气。

  ●占气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了占气的信仰。《孔颖达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为启,立秋立冬为闭,用此八节之日,必登观台,书其所见云物气色。若有云物变异,则是岁之妖祥既见,其事后必有验,书之者,为预备故也。”由此可见,春秋时期在立春的民俗节气中,登高观云、占卜测算已经作为一种风俗开始形成。

  ●游春

  迎春报喜后,开始游春,各村各社的锣鼓队和仪仗队走在前边,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边。边走边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游遍周围村庄的大街小巷。

  ●春社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旧葡京产品中心雲顶国际官网客户案例雲顶国际网址技术服务
Copyright &欧华娱乐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58 粤123456789-1号 技术支持:织梦58